
2023-06-19T15:28:15 37809
河蟹,是中国互联网用语,指对敏感、不合适甚至有点另类的言论进行删除,以避免对社会秩序和政府形象的影响。对于很多敏感话题,在线上常常会被河蟹。那么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,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?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河蟹方法。
要想躲过河蟹,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用太过激烈或者挑衅性话语描述敏感话题。比如,当前热议的台湾问题,可以用相对中立的语言表达,避免使用过激或者一边倒的话语。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和互动交流,可以让更多人加入到和你一样的讨论中来。
除了言辞,抖音上有很多形式各异的表情包和段子。如果在线上做出的一些行为仅仅是调皮捣蛋,仅仅是扯动搅热论题,且不逾过底线,虽然可能会被河蟹,但这种行为本身被河蟹的风险依然是较小的。
河蟹行为是出于对于社会稳定的考虑,一旦涉及到某些团体或者个人上升到了一定情况,或者受到大规模关注后,自然而然就会被河蟹。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小群体,进行交流和讨论,同时获取更多信息,从而避免受到单一信息的影响。在河蟹之后,也可以共同维护保障好群体内的言论环境,防止有人说出过激言语遭遇河蟹,导致群体受到沉重打击。
不管是在闲聊还是热议敏感话题时,我们针对负面的言论可以选择线下交流。另外,自己发表的言论也需要自己保护,避免让那些热衷于抓住敏感点的有心人颠倒黑白。当然,这其中有一些负面影响可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,如果实在没有办法,可以考虑不在这方面发表任何言论,从而避免被河蟹。
充分了解河蟹规则可以让我们更容易避免被河蟹。了解政府敏感话题的立场,并注意到一些政策变化。人类公认的八个政治话题,就是很多话题都不能去讨论,涉及到党国意见形象,或者会扰乱国家的政治地位。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触信息,同时在避免敏感地区的追杀时应该选择尽量靠谱的新闻来源。
现在有很多种群聊、聊天软件可以使用,如果有很多话题需要进行讨论或者解决问题,你可以把整个话题开课,通过技术手段,比如选择隐私保护服务、批量删除聊天记录等等方法避免别人知道你们的讨论内容。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,同时也更容易沟通协调,借此保护好自己的言论自由和隐私,避免被他人河蟹。